2008-12-15

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介紹

◎什麼是脊髓性肌肉萎縮症?

  •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(spinal muscular atophy, SMA) 屬於人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,是因脊髓的前角運動神經元漸進性退化,造成肌肉逐漸軟弱無力、萎縮的一種疾病,但智力完全正常,俗稱'漸凍人'。

    在人體脊髓上的第五條染色體上,有一種「運動神經元存活基因 (SMN1) 」,正常人有兩個以上這種基因,帶因者則只有一個,但就像腎臟,只有一個也能正常生活,所以帶因者並不會發病;如果兩個 SMN1 都缺失或突變,就會罹患脊髓肌肉萎縮症 (SMA) 。其肌肉萎縮呈對稱性、下肢較上肢嚴重且身體近端較遠端易受影響。此病發病年齡從出生到成年皆有可能發生。

    這種病除了少部分是自體的基因突變所致,大部分都是父母遺傳下來的,屬於「隱性遺傳」,也就是父母都必須是帶因者,如此生育的下一代便有二分之一的機會是帶因者,四分之一的機會是正常人,四分之一的機會是 SMA 患者。

    SMA 不分男女都會發生,發病年齡從嬰兒到成人都有可能,由於肌肉漸進性的退化,患者走路、爬行、吞嚥、甚至呼吸等功能都會逐漸喪失,由於至今尚無藥可治,病患到最後不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,就是成為殘廢,生活須依賴他人,但智力不受影響,所以病患中有博士、也有聯考狀元。

    依據發病之年齡及疾病的嚴重程度,可將此病分成下列三型:

   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第一型 (SMA type I):
    屬於嚴重型之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(Werdning-Hoffmann Disease) 在出生六個月內會出現症狀,病患之四肢及軀幹呈現嚴重無力且呈現類似青蛙的姿勢;嚴重肌張力減退;頸部控制、吞嚥及呼吸困難;哭聲無力、肌腱反射消失。一般在兩歲前就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亡。

   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第二型 (SMA type II):
    屬於中度型之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(Intermediate) ,其症狀常出現於出生後六個月至一歲半之間,病患之下肢呈對稱性之無力,且以肢體近端較為嚴重,患者無法自行站立及走路,有時可見舌頭及手部顫抖,肌腱反射消失或減弱,但臉部表情正常。患者大多可活至成年,少數則在孩童期可能因呼吸道感染而死亡。

   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第三型 (SMA type III):
    屬於輕度型之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(Kugelberg-Welander Disease) ,其症狀從一歲半至成年皆可能發生,病患以輕度、對稱之肢體近端肌肉無力為表徵,下肢較上肢易受侵犯,在跑步、跳躍及上下樓梯時會有輕度之不便,肌腱反射減弱。患者長期之存活率高。

  • ◎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機率

  • 發生機率: 約1/2500, 在宣導手冊上的標語會讓人誤會是1/25-1/30的機率. 但1/25-1/30是父母帶因的機率. 在父母同時帶因的情形下, 1/4的機率產下的小孩會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(只有一個帶因則不會, 因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基因是隱性基因), 因此機率應是1/(25*25*4) = 1/2500
  • ◎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檢測

  • 篩檢方法

    為了降低此病的發生率,我們將此基因檢測方式,比照海洋性貧血產前篩檢模式,若經基因檢測,確定父母皆為帶因者,由於此病無法利用產前超音波做診斷,所以接下來必須取得胎兒相關檢體做直接DNA分析,通常採行侵入性的檢查包括絨毛膜穿刺術、羊膜穿刺術、或胎兒臍血抽取術,希望藉由此篩檢流程以降低國內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患者的發生率,進而減少家庭負擔、健保資源與社會成本的支出。

  •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檢測

    檢測方式
    如同一般抽血,收集全血2~3c.c.放置於含EDTA的紫頭採血管即可。
    我們將利用這個血液檢體萃取出DNA, 直接進行基因檢測。

    檢測時間
    約三星期可得知結果。

    備註
    由於此項檢測為新開發技術,健保並無給付。
    另外如果確定要做羊膜穿刺, 就不用再花錢做這個檢驗了, 因為就算父母都帶因, 還是用羊膜穿刺做最後的基因分析

  • 沒有留言:

    AdSense for Search

    Google
     

    Adsense Content